打造轨道交通钢轨维护“洛阳标杆”
得益于加工精度突破0.1毫米的“妙手回春”,当铣磨装置在夜色中划出流畅轨迹,又一段钢轨从磨损到光滑,迎来“新生”。
这是洛阳高新区企业清研锐为(洛阳)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FGM500C型钢轨铣磨车近日工作的一个场景。
兼具清华大学核心技术积累和洛阳制造优势,该设备可根据轨道病害类型自动调整作业方式,正式开启国产轨道维护装备智能运维新篇章,实现为“智慧大脑”安装“火眼金睛”。
自今年正式“上岗”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和城郊线以来,一抹黄色的闪亮身影就此不知疲惫地持续护航轨道健康,累计作业已突破40公里,铣削作业效果得到一致好评。
在近日正式对外发布的2024年度洛阳市装备制造业十大标志性高端装备名单中,赫然在列的FGM500C是洛阳市制造业积极迈向中高端的代表成果之一。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快速的提升。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量大、运营密度高,钢轨易产生波浪形磨耗、肥边等缺陷也显现出来,车厢与钢轨间还会产生更多噪声,影响旅客乘坐安全性和舒适性。
针对此前业内常用的打磨车诸多局限,以及此前国产铣磨车存在核心技术和部件依赖进口、设备维保受制于人等困境,由清研(洛阳)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清研锐为,深层次地融合清华大学创新技术与洛阳本地制造业优势,通过长期攻关推出的FGM500C打破欧美技术垄断,核心部件完全实现国产化,是企业第三代轨道交通钢轨维护专业设备。
“我们的产品兼具新、小、快、洁、廉等特点,其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验收等均按照轨道交通行业最严格的国际标准要求执行,是同等效率下轻量化程度最高的钢轨维护设备。”清研锐为总经理孔德隆介绍说。
一机多能——FGM500C重点研制适配道岔且安装更换便捷的铣刀盘,其配备的柔性切线打磨装置既能够实现铣削后钢轨表面抛光,又能够很好的满足道岔尖轨打磨需求,可实现高效、高质量钢轨修复。
动力强劲——在牵引系统中采用永磁同步电力驱动,FGM500C最高工作速度可达每小时60公里,实现交流电传动技术在整车作业速度无级调速中的应用。
内核智能——得益于源于清华大学的核心技术积累,以及研发团队多年攻关,FGM500C装上“大脑”,搭载智能化模块实现了智能维护,可接受远程调试及维护,正式开启国产轨道维护装备智能运维新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清研锐为设备斩获“十大装备”称号之前,该企业研发的首代产品曾入选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十大标志性高端装备。在2023年度洛阳市装备制造业十大标志性高端装备评选中,该企业推出的FGM500A获得培育产品称号。
当前,一辆辆“洛阳造”钢轨铣磨设备陆续交付香港特别行政区与郑州、广州等的地铁系统,在护航轨道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规划,后续清研锐为将加快创新步伐,围绕新能源动力钢轨铣磨车持续研发,通过实现FGM系列新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助力我国轨道交通运维的国产化替代进程全面提速,为轨道交通钢轨维护市场打造更多“洛阳标杆”。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